另外,包括存儲器大廠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、處理器龍頭英特爾CEO 帕特·基爾辛格(Pat Gelsinger)、服務器及電腦大廠惠普CEO Enrique Lores、處理器大廠AMD 董事長暨CEO蘇姿豐和軍工大廠洛克希德?馬丁CEO James Taiclet 等企業高層也在現場觀禮。
報道指出,在該法案通過之后,其將為代美國當地生產電腦芯片的科技公司提供超過520 億美元的資金,以及為鼓勵投資半導體制造而提供的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抵免。它還提供高額資金用于資助科學研究和開發,并刺激其他美國技術的創新和發展。
綜合路透社、《華盛頓郵報》8月9日報道,白宮9日發布聲明稱,該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研發、制造以及勞動力發展提供527億美元。其中390億美元將用于半導體制造業的激勵措施,20億美元用于汽車和國防系統使用的傳統芯片。此外,在美國建立芯片工廠的企業將獲得25%的減稅。
該公司表示,新增產能將使美國存儲器生產的市場占有率從2% 提高到10%。美光預計將在2025年之后開始進行新產能的生產。而針對該投資計劃,美光還補充表示,投資的具體計劃將在幾周內正式提出。
“護欄條款”生效,多家半導體設備商已收到新一波對中國出口限制命令
白宮此前多次強調,這一法案對于反制中國的影響力、確保美國在競爭中保持領先至關重要。他們在數次簡報會中向國會議員們強調該法案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。
另外,根據知情人士指出,在過去兩周左右的時間當中,所有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都收到了商務部的信函,要求他們不要向中國供應用于生產14 納米以下先進芯片的制造設備。這些廠商表示,商務部其實之前已經拒絕了許多14 納米以下先進制程設備的出口許可。因此,這一變化對多數公司當前的財務影響不大。
科林研發的高層強調,他們已將美國要求的影響納入了他們對下一季的營運展望當中。但是,對此并沒有詳細的說明。此外,科磊(KLA) CEO Rick Wallace 日前也在財報會議上證實,公司日前也已經收到美國政府的相關通知,也表示這對科磊的業務沒有重大影響。
事實上,最新的美國芯片法案雖然提供520 億美元的補助,支持在美國生產先進芯片。不過,法案中也設有「護欄條款」,也就是接受美國聯邦資金補助的企業,在10 年內不得擴大或提升在中國的先進芯片產能。因此,新一波美國政府限制14 納米以下更先進制程生產設備對中國大陸出口的禁令,似乎是為了更進一步限制了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可能。